面团揉出亲情暖 指尖传承家乡韵——北大街幼儿园“蒸花馍”亲子活动温情满满

阳泉 更新于:2025-10-25 13:13
  • 勇往直前89139906

      面团在指尖揉捻,笑声在教室回荡。10月17日,在北大街幼儿园的活动室里,一场由妈妈、奶奶、姥姥们主导的“蒸花馍”亲子活动温馨上演。没有专业艺人的炫技,有的是家人间最质朴的陪伴。

      “奶奶,你看我做的‘小刺猬’胖不胖?”3岁的辰辰举着捏好的面团,仰着小脸问身旁的奶奶。奶奶笑着接过,用剪刀轻轻剪出“刺”,又从碟子里捏起红豆,仔细按在“刺猬”脸上当“眼睛”:“咱们辰辰做的‘小刺猬’十分可爱!”

      另一边,从平定赶来的玥玥的姥姥正带着孩子们制作“小鱼”花馍。她取一块翠绿的面团揉得细腻光滑,先将面团揉成长条,再用掌心轻轻一压一搓,雏形初现。接着,她拿起一把小梳子,在“鱼身”上轻轻一压,细密的鱼鳞纹路瞬间显现。最后,她用小剪刀在“鱼头”处剪出小巧的嘴巴,一条灵动的“小鱼”就跃然眼前,仿佛下一秒就要摆着尾巴游进水里。“这是咱平定人的老手艺,逢年过节都要蒸,寓意年年有余、平安顺遂!”玥玥姥姥一边示范,一边教孩子们拿捏力度,“揉的时候手心要稳,劲儿匀了,‘小鱼’才周正。”玥玥姥姥手把手教孩子们给“小鱼”按上红豆当“眼睛”,眼里满是笑意地说:“现在带着孩子做,不光是陪他们玩,更是想把咱平定的老手艺传下去,让娃们知道家乡的民俗有多好。”

      年轻妈妈们也不甘示弱。小羽妈妈和女儿一起把黄色面团擀成薄片,小心翼翼地卷成“玫瑰花”;泽泽妈妈带着儿子捏出一个个可爱的“小兔子”……不一会儿,桌上就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花馍,歪歪扭扭的小动物、色彩混搭的各种花朵,每一个花馍都藏着满满的童趣与温情。

      大家将一个个造型别致的花馍送入蒸锅。随着蒸气升腾,浓郁的麦香弥漫开来,孩子们在活动室满心期待着自己的“作品”出锅;妈妈、奶奶、姥姥们则拿出手机,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瞬间。

      当孩子们捧着自己参与制作的花馍时,感受到了家人陪伴的温暖,也有了对“蒸馍祈福”传统民俗的认知。

    来源丨阳泉晚报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